onBIpU5eNw


股权专业律师网


TEL:15562575088


股权战略


助推企业发展

联系我们

联系人:尹昱明律师

手 机:15562575088

地 址:济南市历城区二环东路3218号发展大厦

微信视频号

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认定及其潜在法律风险评估

发表时间:2024/02/17 13:27:50  浏览次数:18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联系电话:15562575088(联系预约,付费咨询)



股权代持,作为一种特殊的股权安排形式,在商业实践中广泛存在。它是指实际出资人(实际投资人)基于各种原因,如规避投资限制、保护隐私、简化手续等,与名义股东签订协议,由名义股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并持有公司股权,而实际投资人则享有相应投资权益的一种行为。然而,这种看似灵活便捷的股权安排方式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和潜在风险。

首先,对于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并没有明确禁止或直接规定其合法性。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中有所涉及,根据该司法解释,只要股权代持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恶意逃避债务或者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一般应视为有效合同,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依赖于双方签署的代持协议,该协议应当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收益分配、责任承担等内容,确保真实反映双方意思自治。

然而,尽管股权代持协议可能在法律上被认可,但它所蕴含的潜在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1. 实际投资人权益保障风险 实际投资人由于未在工商登记中体现,可能存在名义股东违约的风险,例如擅自转让、质押或处置代持股权,甚至在公司分红时截留利润。此外,当公司面临诉讼时,由于名义股东是公示的股东,法院可能会要求名义股东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并承担责任,这无疑增加了实际投资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难度。

2. 名义股东的法律责任风险 名义股东虽然并未实际出资,但在法律意义上却是公司的股东,可能需要履行出资义务及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同时,若名义股东个人存在其他经济纠纷,其所持有的代持股权可能因债权人申请执行而受到影响,进而波及到实际投资人的权益。

3. 公司及第三人权益风险 股权代持可能导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稳定,实际投资人不能直接行使表决权、知情权等股东权利,影响公司决策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对于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而言,他们依据工商登记信息进行交易,若发现存在股权代持情况,可能会对股权转让、抵押融资等行为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从而引发法律争议。

4. 税务风险 股权代持下的利润分配、股权转让等环节,如果未能按照税法相关规定处理,比如隐瞒收入、逃避税收,将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实际投资人和名义股东均需关注各自的纳税义务,避免出现违法违章行为。

5. 监管合规风险 部分行业和地区对企业的股权结构有着特定的要求和限制,如金融、房地产等领域,股权代持行为可能触及监管红线,引来行政处罚乃至失去相关业务资格。此外,随着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穿透式监管趋势的发展,股权代持的隐匿性特征可能会使企业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和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股权代持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但其中蕴含的法律风险同样显著。在选择股权代持模式时,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都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审慎评估风险,通过严谨的协议条款设计、诚信履约承诺、财产保全措施等方式来降低风险,并适时依法披露实际出资关系,以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切实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确保公司运营稳健、持续发展。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京ICP备2024048246号-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二环东路3218号发展大厦   联系电话:15562575088

版权所有:www.idlaw.cn © 2010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